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中国科学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研动态
种质资源库开展盐碱地植物种质资源采集保存技术培训
日期:2015-08-27 |来源:昆明植物研究所 | 【 【打印】【关闭】浏览次数:

  近日,应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王志春研究员的邀请,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种质保藏中心主管杨湘云、采集协调员蔡杰、张挺前往大安碱地生态试验站,对20多名来自15个单位的技术骨干进行了种质资源采集技术培训。 

  本次培训为期2天,三位专家分别就“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项目简介”、“野外数据的填写与图像的收集”和“野生植物种质资源保存与采集技术”做了报告,并针对野外植物种子采集方法、标本的采集、压制和烘干、植物照片拍摄、相关数据的填写和录入、DNA材料的采集、干燥和保存等进行了规范化的讲解和培训。在随后的分组实践中,培训人员就存在的问题和应该注意的事项进行了现场交流和讨论。本次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中国北方内陆盐碱地植物种质资源调查及数据库构建”项目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我国盐碱地总面积约为1亿公顷,其中内陆盐碱地面积占全国盐碱地总面积的95%。内陆盐碱地植物是陆地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盐碱地蕴藏着具有独特生态功能和重要经济价值的植物种质资源,在盐碱地生态恢复和盐碱土生物改良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盐生植物是耐盐碱能力最强的类型,是盐碱地生态修复的先锋植物。此外,许多耐盐碱能力低于盐生植物的耐盐碱植物也具有重要利用价值。盐碱地是天然的耐盐碱植物种质基因库。盐碱地植物是耐盐碱植物种质的载体,大多盐碱地植物携带多种耐盐、抗逆、抗病等基因,是宝贵的植物抗逆遗传资源。调查、收集和保存耐盐碱植物种质资源,将为认知植物适应盐碱环境机理和提高作物耐盐碱性研究提供数据与材料,为植物生理、遗传工程、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基础材料,并最终为培育耐盐碱植物新品种提供关键候选基因。    

  为系统开展我国北方内陆盐碱地植物种质资源调查,全面掌握内陆盐碱地植物种质资源的分布、种类和数量数据及生态本底,采集、保存和评估盐碱地植物种质资源,构建盐碱地植物种质资源数据库和共享平台,对盐碱地改良、盐碱地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主要承担的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中国北方内陆盐碱地植物种质资源调查及数据库构建”于20157月启动。该项目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是盐碱地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收集到的植物种质资源将送至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进行保存。 

  

 

 
 
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 滇ICP备0500023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302001225号 单位邮编:650204 网站标识码:bm48000015
电话:0871-65223106  传真:0871-65223217
单位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茨坝青松路19号 电子邮件:office@mail.kmb.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