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植物园又一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土沉香开花

昆明植物研究所 文/陶恋;图/陶恋,朱亚杰 2024-05-17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园扶荔宫里的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开花了。土沉香为瑞香科Thymelaeaceae沉香属Aquilaria的常绿高大乔木,又名蜜香树、白木香,是传统名贵香料沉香的主要原料植物。种加词“sinensis”指原产中国,其模式标本采自广东。

沉香在我国的利用历史悠久。宋代《太平御览》中记载:交州有蜜香树。欲取,先断其根,经年后,外皮朽烂,木心与节坚黑,沉水者为沉香,与水面平为鸡骨,最粗者为栈香。在《清明上河图》中,描绘了北宋汴京城有一家店铺名为刘家上色沉檀拣香铺,其中的就指沉香。当时,广东东莞一带大量种植土沉香,沉香因而得名莞香。香农将莞香从陆路运到尖沙头(即今日的尖沙咀),再用舢舨运往石排湾(即今日的香港仔),再转运至东南亚,甚至远达阿拉伯。因此,石排湾这个集散转运沉香的港口被称为香港。后来,香港扩大成为整个海岛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名称。

沉香为沉香属植物遇到损伤或真菌侵染时产生的含树脂木材,芳香油脂主要存在韧皮部中。沉香形成时间漫长,导致产量低,供不应求。因此,沉香属植物野外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目前受到《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和《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IUCN)的保护,限制其国际贸易。自20世纪90年代起,内生真菌就作为接种剂用于人工诱导结香。沉香属现有21个种,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地区。我国有两种沉香属植物,土沉香A. sinensis和云南沉香A. yunnanensis。土沉香分布于海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地,喜生于低海拔的山地、丘陵以及路边阳处疏林中。云南沉香产云南西双版纳及临沧地区,生于海拔1200米的杂木林下或沟谷疏林中。在昆明植物园的观叶观果园内,还栽种着一种名为云南土沉香Excoecaria acerifolia的植物,虽然名字中带有土沉香三个字,但它是大戟科Euphorbiaceae海漆属Excoecaria的木本植物,与产沉香的沉香属没有亲缘关系。

土沉香

云南土沉香

土沉香不仅能产沉香,其树皮纤维柔韧、色白而细致可做高级纸原料及人造棉。2022年,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王跃虎科研团队在进行抗癌药物筛选时发现,土沉香花的提取物对人肺癌、宫颈癌、神经母细胞瘤、卵巢癌、白血病、前列腺癌、肝癌、乳腺癌等癌症细胞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土沉香因价格昂贵,人为挖采严重,野外生境破坏严重,加上天然更新能力弱,种群数量极少,野生资源现状堪忧,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是《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纲要(2010-2020)和紧急行动计划(2010-2015)》的62种目标物种之一,在《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中被评估为濒危(EN)。

土沉香在春夏开花,花黄绿色,味芳香,萼筒浅钟状5裂,花瓣呈鳞片状着生于花萼筒喉部,多朵花组成伞形花序。土沉香在昆明植物园开花,不仅标志着土沉香迁地保护初步成功,也可使公众近距离看到这种珍稀濒危物种开花结果。

土沉香传播种子的方式非常独特。其果实为蒴果卵球形,成熟时果荚呈两瓣裂开,两粒种子及附属油质体通过细长的线状结构连接在果荚中部。种子为顽拗型种子,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极易脱水死亡。2016年,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科研团队发现土沉香传播种子的策略与大百部类似,携带油质体的种子好似胡蜂的猎物,胡蜂会像攻击猎物一样攻击土沉香种子,在猎杀后带走油质体并丢弃种子,不经意间就传播了种子。2022年,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科研团队深入研究发现,土沉香的果荚能释放出14种类似叶片被害虫啃食后释放的挥发性成分(HIPVs),快速吸引胡蜂Vespa过来取食,胡蜂最快能在1分钟将种子从细长的线状结构上扯下并带走,在剥下土沉香种子上富有营养的油质体后胡蜂将种子丢弃在蜂巢所在的树下,而这样的遮光条件有利于土沉香种子萌发。多个研究表明,种子搬运距离最远能超过400米,甚至达到500米,胡蜂在种子散布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可能是沉香属植物在进化史上保持顽拗型种子特性的重要保障。此外,科学家还观察到黄猄蚁Oecophylla smaragdina会访问土沉香的种子,是除3种胡蜂以外唯一的来访昆虫。

黑胸胡蜂Vespa vultina正撕扯土沉香种子上的附属物,引自:Rod Peakall&Björn Bohman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