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经济日报】探究“为什么” 西部青年科学之旅启程

云南经济日报 楚非、王维 2016-07-28

  用脉冲星能够探讨宇宙中的哪些未知?脉冲星有哪些奇妙之最?脉冲星的脉冲周期为什么那么准?脉冲星有什么应用价值……

  经报记者 楚 非 实习生 王 维

  用脉冲星能够探讨宇宙中的哪些未知,脉冲星有哪些奇妙之最,脉冲星的脉冲周期为什么那么准,脉冲星有什么应用价值……

  带着脑海中浮现出的“十万个为什么”,来自广西来宾的蓝尹晨,在昆明正式开启了自己的探索之旅。

  在近日由中国科协、教育部主办,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承办的2016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西部营中,来自云南、贵州、广西多所高校的60名高中生和6名带队老师参与了本次活动的6个“探究性科研实践课程”。

  蓝尹晨参与的,正是6个课程中的“玩转云南天文台40米射电望远镜与脉冲星亲密接触”,“我们都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题,通过这次活动,精神和知识上的收获一定匪浅”。

  凝聚机构力量

  为推动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服务区域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组织系统科研单位科研人员,立足天文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的学科优势、科研资源和区域特色,组织编写了一批“探究性科研实践课程”。

  这批6个“探究性科研实践课程”,分别是化合物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检测、不同植物抗氧化活性评价及活性成分追踪、发光大肠杆菌的制造、柑橘凤蝶CRISPR-Cas9基因编辑实验、小行星形态学研究、玩转云南天文台40米射电望远镜与脉冲星亲密接触。

  高校科学营项目主管徐娴介绍,2015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西部营在全体营员、带队教师以及西部营工作团队的共同努力下,获得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案例的优秀奖。营员通过网络平台匿名评价,入选了十佳后勤保障服务单位,并且在总结大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希望,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可信赖的战略科技力量,在服务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同时也有责任服务区域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

  徐娴透露,近期来,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开展了一些探究性科学实验课程及特色课程活动,鼓励推动高端资源科普化,优质科普资源社会化。

  今年,立足天文科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的学科特色及长期相关学科经验,和依托野生生物种子资源库,40米射电望远镜,西南生物多样性实验室等一批大型科学装置和实验平台,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组织昆明植物所等五个研究单位,共同组织编写了40余个科学实验的课程。

  “同时也邀请了学科、科普、教育和管理的专家团队对我们实践课程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进行了论证和研讨,最终昆明植物所、昆明动物所、云南天文台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院级实验室的六个项目在西部营活动期间试点启动”。

  激发科研兴致

  经报记者了解到,高校科学营西部营活动填补了一个空白——这是中国唯一个非高校承办的高校科学营活动,并且,去年的活动还取得了轰动性的成效。

  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副院长甘烦远告诉经报记者,去年的活动是以看和了解为主,而今年的活动更加务实,注重参与性、动手性。

  “西部营活动是去年开始的,活动依托了我们科学院等单位的一些优势,并且,课程的设计也非常有特点和针对性”。

  甘烦远认为,活动要实现的最佳效果就是学生们享受参与的过程,激发培育青少年对于科学的兴趣,为中国今后的科研做出贡献。

  “这个活动,会让学生们接近自然、亲近自然,同时,走进实验室,可以认识未知的世界,让学生们探索科学的真谛,思考科学的规律”。

  据介绍,在此次活动中,营员可以利用月球卡测图的40米射电望远镜与脉冲星亲密接触,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查文献、做实验,进行课题的汇报,通过科学实验来启发创新的思维,通过实践来推演规律,在团员间的配合下锻炼协作能力,实现从学习科学知识到科学方法,到科学精神的迈进。同时,活动还开展了自然笔记、美味植物的探秘之旅,让营员在趣味的科学体验中收获难忘的科学知识。

  在徐娴看来,活动开展的最终目的,并不在于参与者取得什么样的科研成绩,而是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活动,来认识科学规律,感受到科学研究是怎样进行的,体会到科学研究的乐趣和坚信。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的一段话,特别适合阐述本次活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考方法和精神生活习惯,不是知识本身,而是知识渗透生命后的行为素养;不是技能本身,而是技能养成习惯后的创新能力;不是人文本身,而是人文启蒙后理性的求真精神”。

  来源:http://jjrbpaper.yunnan.cn/html/2016-07/28/content_1079938.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