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纳植物园四项科技成果获2023年度云南省自然科学奖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科技外事处 2024-09-04

9月3日,云南省科技大会暨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昆明海埂会堂举行。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牵头完成的“高蛋白牧草苜蓿的功能基因研究”、“中国西南植物多样性演化及其驱动因素”两项研究成果获得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精确调控植物开花诱导及花粉发育的机制研究”研究成果获得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热带森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及机制”研究成果获得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高蛋白牧草苜蓿的功能基因研究”由植物功能基因组组长、研究员陈江华牵头完成。项目面向国家对高蛋白优质牧草的需求,聚焦苜蓿研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瓶颈,以叶发育、育性和分枝等为突破口,在苜蓿功能基因研究与分子育种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为苜蓿育种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实现了紫花苜蓿生物量的大幅提升,也为苜蓿叶型、杂交育种和分枝性状的分子改良提供了重要的基因资源。

“中国西南植物多样性演化及其驱动因素”由古生态研究组原组长、研究员苏涛牵头完成。项目以我国西南丰富的新生代植物化石为材料,结合古植物学、模型模拟、地层年代学、生态学等跨学科证据,围绕该地区的植物多样性演化历史及其成因开展了系统性的创新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进展,在国内外地球科学领域产生了较高学术影响力。

“精确调控植物开花诱导及花粉发育的机制研究”由原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组组长、研究员余迪求牵头完成。项目深入探讨了一系列开花及花粉发育相关基因通过赤霉素和茉莉酸等信号在不同生长环境下对植物开花时间及花粉发育的影响,系统分析其调控植物开花及花粉发育的信号通路,全面揭示了精确调控植物开花诱导及花粉发育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为农业上精确控制作物开花时间及育性提供了理论支撑。

“热带森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及机制”由全球变化研究组原组长、研究员张一平牵头完成。项目以揭示热带森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及机制为目标,系统地对我国内陆热带森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及机制开展了长达20多年的持续研究,发现热带森林的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数值和变化特征,揭示了影响热带森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及机制。

获奖代表合影(左:苏涛,右:陈江华)